鲁迅《故乡》原文阅读

2024-03-29 鲁迅

  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后辈有他们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鲁迅《故乡》原文阅读,欢迎浏览!(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

▼目录▼
【1】《故乡》原文【4】《故乡》人物介绍
【2】《故乡》简介【5】《故乡》作品鉴赏
【3】《故乡》创作背景【6】《故乡》作者简介

《故乡》原文

  第一部分:回故乡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第二部分 在故乡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宏儿没有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

  但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⑶。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⑷,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⑸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

  “这好极!他,——怎样?……”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母亲站起身,出去了。门外有几个女人的声音。我便招宏儿走近面前,和他闲话:问他可会写字,可愿意出门。

  “我们坐火车去么?”

  “我们坐火车去。”

  “船呢?”

  “先坐船,……”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⑹。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⑺,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⑻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⑼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这样的过了三四天。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我们终日很忙碌,再没有谈天的工夫。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第三部分:离故乡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

  “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

  “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起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九二一年一月。

《故乡》简介

  作品通过知识分子“我”回故乡的见闻,描写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揭示出造成这种变化的深刻的社会根源。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返回目录>>>

《故乡》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故乡》写于1921年,描述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问题。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的近百年时间里战争的爆发、列强的掠夺侵略、政权的争夺更替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农村问题更是日益突出。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统治中国千年的君主帝制被推翻,建立共和政体,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并没有被改变,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农民问题依旧尖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1914年袁世凯盗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中华民族陷入军阀动荡的混乱时期,人民生活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正如《故乡》中描述的那样,兵匪官绅重重压迫、苛刻的赋税、严重的饥荒、冷漠的人心,鲁迅先生在文中展现出底层人民生活的心酸与痛苦,也表达出对惨败的故乡景象、麻木的故乡人的悲痛与无奈。

  创作契机

  《故乡》的故事原型是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绍兴老家变卖多年的老屋,和母亲以及宏儿一起去异地谋生。据知,这次回乡大约一个月,在这期间,鲁迅亲耳目睹了中国农村的惨败景象、农民的凄苦生活、小市民的颓然,尤其是童年玩伴——闰土的悲苦境况,“希望”破灭,内心悲愤、痛苦,有着“藏否不知所云”的复杂心情,由此写下此文。

《故乡》人物介绍

  “我”

  “我”是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因为要交割房产而返回故乡。在停留故乡的过程中,“我”见到了两个故人:杨二嫂与闰土。然而他们跟“我”记忆中的模样相去甚远,使“我”感到十分隔膜。最终“我”带着物是人非的感叹离开了故乡。

  闰土

  闰土是“我”儿时的玩伴,是贫苦农民形象,童年时活泼、善良、真诚,因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压迫,成年后贫困潦倒,麻木、卑微、木讷。闰土这个人物根植于辛亥革命前后,他生活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当中。闰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广大底层农民的遭遇,他们受尽了欺凌,对苦难根源有直觉,希望改变现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强烈控诉。

  杨二嫂

  杨二嫂年轻时稳重漂亮引人注意,被称作“豆腐西施“,豆腐店的生意也非常火爆;在“我”回到故乡时,杨二嫂变得自私刻薄,让人生厌。杨二嫂这一形象是20世纪20年代城市小市民的代表,她的命运和遭遇,从城镇小市民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衰败、萧条和没落,反映了社会破产的广泛性,在更深的层面上开掘了《故乡》的主题。

  宏儿

  宏儿是“我”的侄子,在全文中着墨不多,但给了灰黑色的故乡一抹新绿的生机,饱含着鲁迅先生对故乡明天的愿望。宏儿的四次出场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四个愿望:希望故乡越来越好、希望少年的友谊天长地久、希望再回到故乡看看、希望故乡的人回归真诚友善的人性。

  母亲

  母亲是一个着墨不多却又能让读者过目不忘的形象。她拥有体贴入微的母爱、娴熟的交际技巧,持家教子有方、处事能力突出,在文章中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

  水生

  水生是闰土的第五个儿子,没有见过世面,“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他和宏儿成了快活而真诚的朋友。这种朋友与社会地位和出身无关,它是孩童心连心的真诚友谊。鲁迅对水生和宏儿的友情,既忧心忡忡又充满希望。

  返回目录>>>

《故乡》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说

  《故乡》发表之后,茅盾(沈雁冰)先生最早从《故乡》中挖掘出“隔膜说”的思想解读,他认为这篇小说想要体现的主要核心观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1982年,安永兴先生在文章中认为《故乡》的主题即是“哀人生之隔膜”。“隔膜”一词在文章中几次出现,作者用闰土的前后变化作为纽带,通过对比突出“我”与闰土之间无法弥合的这层“隔膜”。在“我”的儿时回忆里,闰土与“我”一起玩耍,无话不谈,但再次见面后“我只觉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作者在文中通过对儿时故乡人与事的回忆,反映出“我”与过去的故乡之间存在的隔膜。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对水生和宏儿的描写来衬托这种“隔膜”,也间接从“隔膜”中引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希望”。在文本的尾段,“我”重新审视了与闰土之间的关系--“竟隔绝到这地步”,并期望水生和宏儿不要再像“我俩”一样疏离起来。这些都表明作者心中对“隔膜”的遗憾抱有希望。在鲁迅的同时期小说里,“隔膜”“高墙”等词汇频繁出现,体现出作者对人与人平等关系的渴望。

  “农村经济破产”说

  在人教版1987年出版的《初中中学语文课本》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提到“《故乡》描写了辛亥革命年间农村经济破产、农民生活贫苦的现实境况,它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弊病,表达了作者渴望创造新生活的伟大抱负。”严家炎先生曾谈到,《故乡》提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农民问题”;林非先生提出“《故乡》深刻地反映出近代农村生活的破产”;陈涌在书中提到“鲁迅表现了近代中国农村的急剧破产”。文章中的闰土是底层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是这么描写闰土的日常生活的:“吃不饱”、“收成也很坏”“总要捐几回钱”、“不太平”、“生意也折了本”,这些充分反映了在当时破产的农村经济下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没有收入来源,惨遭反动统治的剥削与压迫。同时,文章在母亲与“我”的交谈中提到“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揭露出辛亥革命时期,底层劳动者饱受经济压力与阶级压迫的双重打击。闰土二十年来的悲苦遭遇,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贫苦的现实境况,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农村的真面目。

  “精神故乡的失落”说

  《故乡》描绘的不单单是鲁迅现实中的故乡,深层次指代的是精神上的“故乡”―—是一种精神寄托。正因为儿时的“我”与闰土之间有过愉快而平等的相处模式,才让“我”对儿时的“故乡”充满依恋与怀念。回忆中的儿时故乡是自由平等的,是返乡后的“我”在灰暗现实里为自己留存的一块心灵净土,是“我”理想中的“精神故乡”。二十年后,当我满怀期待地回到记忆中的“精神故乡”,迎接“我”的却是荒凉萧索的景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凉薄和隔膜,这使“我”的心灵归宿彻底幻灭,心中的“精神故乡”也被无情打破。“鲁迅注目的中心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困苦,而是精神的痛苦与病态”。王富仁曾在文中提到“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现实故乡中的‘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故乡’里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精神落脚地,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这种失落感使“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故乡》实质上表达的是“我”理想中的“精神故乡”在病态的现实面前被侵蚀与丧失。

  “反抗绝望的希望”说

  《故乡》讲述了一个关于希望的主题。《故乡》是日本初中语文教材“适应环境而生”单元里的一篇选文,日本教师认为这篇小说的思想内涵是体会文章中的“希望”哲学。文本中《故乡》所表达的今昔变化与人事变迁,恰恰可以证明希望的二重性,“鲁迅通过故乡的二重性表现了希望的二重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儿时的“故乡”是“我”对现实故乡的寄托,“我”渴望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期盼着人们可以不被压迫、不被精神茶毒。在文章的尾段,“我”想到“宏儿不是正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这里“我”将理想的“希望”寄托给下一代人。此时,“我”对“故乡”的记忆与过去的现实分离,成为朦胧的画面--“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儿时与现实重叠,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我的内心发芽。孙绍振认为“《故乡》聚焦的是社会人生,人与人的精神沟通。现实的故乡虽让人产生忧郁情绪,但回忆的故乡仍然美丽纯洁让人舒心。未来的故乡虽希望望是渺茫的,但放在新的生活中是说不清的,因此《故乡》所写并不仅是精神故乡的必然败落,也表现了作者对新的生活及精神美好境界某种无望的向往。”整篇文章是按照“我”寻找“希望”--“希望”破灭、离开故乡--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发展脉络叙述的。文章的最后,作者将“希望”比作“路”并坚信“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它表达的不是一种单纯的绝望,而且在经历绝望后的重新振作,它是对于绝望的抗争,重新燃起对“理想故乡”的信念。

  艺术特色

  情节结构

  《故乡》是紧紧地围绕着“故乡”的今昔对比来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的。小说的开头写“我”为告别故乡而来,先写萧条的故乡,然后由“我”的回忆引出儿时“美丽的故乡”。在今昔故乡已经形成鲜明对比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故乡和故人。在这里,作者不仅写了“我”和闰土重逢的情景,写出了他们之间的隔膜,点明了主题,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而且围绕着这一组中心人物,安排了其他人物的出场。宏儿、水生以及杨二嫂,都在读者面前显现出他们栩栩如生而又各不相同的面孔。最后,小说的结尾写“我”告别故乡而去,通过“我”的直接抒情,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结尾富有哲理意味的议论,深沉而又隽永,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的余地。全篇的结构,从经线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顺理成章,首尾呼应。从纬线看,各种人物以多重对比的形式交错出现:“我”和闰土各自的中年与少年是鲜明的对比;“我”和闰土昔日的友谊和今日的隔膜又是鲜明的对比;宏儿和水生,以至闰土和杨二嫂,都是鲜明的对比。人物描写如此,环境和情节的描写亦然。这在塑造人物、明确和深化主题等方面,无疑都取得了强烈的效果。

  对比手法

  对比可以使人物和事件更加鲜明,但这一方法运用得稍有失当,即露斧凿痕迹,甚至有失真之嫌。鲁迅写《故乡》的高超之处,在于寓鲜明的对比于日常生活之中。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生活的画面,就象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质朴,毫无雕琢的痕迹。出现在这个画面上的环境,是江南普普通通的一个村庄;出现在这个画面上的人物,是当时社会上随处可见的普通农民、普通知识分子和并不少见的小市民。这些人物的性格发展史——情节,只是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的几个片断。这一切,使小说具有勿庸置疑的真实性。但是,这个画面上的普普通通的村庄,又是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它可以使许多过来人联想起自己记忆中的“故乡”;这个画面上的普通农民、普通知识分子、并不少见的小市民,又分别是某一群人的代表,以至读者看到这些人物,就会联想起自己心目中的闰土、迅哥儿和杨二嫂;这个画面上的日常生活的片断,又交织着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矛盾。这一切,又使小说具有令人叹服的典型性。鲜明的对比和真实性、典型性浑然成一整体,可谓天衣无缝。这是现实主义可能达到的极高的艺术境界,也是《故乡》的主要艺术特色。

  抒情色彩

  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故乡》的又一艺术特色。

  如前所述,鲁迅写《故乡》时,正值中国社会的大变动时期。存在决定意识。社会上科学和民主的潮流,势必要在先进分子的头脑中得到反应,使他们在面对现实时充满激情。作家们在写作时,就难免直抒胸臆。这是社会上发生大变革时常有的现象,也是形成《故乡》的抒情色彩的时代原因。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作品,要切忌“成为时代精神的单纯号筒”,(马克思语)作品的'倾向应该是不要特别地说出,而应该让它自己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而且作者的观点越是隐蔽,作品的效果就越是好一些。但这并不排除与具体形象水乳交融的议论和抒情。具体作品需要具体分析。《故乡》中的“我”,在小说中是贯穿始终的人物,且和闰土处于整个艺术结构的中心。“我”的议论和抒情,不仅是衔接各部分的针线,而且对具体形象的描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比如:见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和萧条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的感叹;听到母亲谈起闰土,“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重逢时意外的一声“老爷”,必然使“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更是画龙点睛,明确了主题;结尾的抒情则明确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以鼓舞和力量。可见,这些议论和抒情,在小说中不仅是情所必至,理所必然,而且无不符合“我”的身分、教养以及他彼时彼地必然产生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议论和抒情,就不是作者从具体形象外面强加给作品的多余的东西,而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了。

  语言艺术

  首先,作者善于运用不同色彩的语言描绘环境,烘托气氛。写今日凄凉的故乡,语言低沉、冷峻,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是一幅炭笔画:“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江南的原野,一个“横”字,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收眼底;“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使一派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一个“抖”字,就象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把衰草的形态推到了读者的面前。写昔日的故乡,语言则明朗、热烈,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水彩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一望无际的西瓜”。美丽的景象,令人神往。而所有这些描写,又无不和人物的心情交相辉映:冷峻的环境衬托出人物心情的“悲凉”;明朗的环境恰好是少年闰土和迅哥儿纯洁友谊的绝好背景,真正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境界。

  《故乡》的人物语言,更为读者提供了卓越的典范。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的语言都是符合人物身分的。闰土和杨二嫂的语言更是高度个性化的。少年闰土的语言简短、有力,他向“我”介绍月夜管西瓜的情景,简直绘声绘形:“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把农家少年的神态刻划得惟妙惟肖,以至读者可以想象到他那紫色圆脸上的神采,甚至感觉到他那短促的呼吸。中年闰土的语言,虽然同样简短——这反映了共同的农村生活所形成的农民子弟和成年农民性格的连贯性——但却消失了童稚气,变得沉重、木然、时断时续:“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它仿佛使读者能触摸到闰土脸上的皱纹,感受到他那无声的叹息。这反映了在生活的重压下人物性格的演变。而一声“老爷”,更是写尽了一个深受等级观念毒害的贫苦农民的精神状态,两个字就在“我”和闰土之间筑起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杨二嫂的“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好象使读者看到了她薄薄的嘴唇和顾盼的眼神,把一个思想庸俗而又嘴尖舌利的小市民写得活灵活现。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要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做到“言为心声”,虽然不容易,但也许还不是十分困难。十分困难之处在于:通过对话把人物写活,使人不仅“如闻其声”,而且“如见其人”。读了闰土和杨二嫂那些富于行动性的对话,在读者脑海里会很自然地浮现出“这一个”闰土和“这一个”杨二嫂的具体形象,而不会和任何一个别的“闰土”,任何一个别的“杨二嫂”混同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作家必须对生活有准确的观察,对人物性格有准确的把握,这样,在写作时,才能做到鲁迅所说的:“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鲁迅还说过自己的小说“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鲁迅的这些论述,既是对文学史上写人物语言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又是对自己写人物语言的概括。

《故乡》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本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返回目录>>>

  • 相关推荐

【鲁迅《故乡》原文阅读】相关文章:

鲁迅《故乡》原文与简介11-02

鲁迅《故乡》阅读答案05-26

鲁迅社戏原文阅读08-02

故乡鲁迅阅读题答案11-03

鲁迅《故乡》(节选)阅读答案11-16

鲁迅故乡节选阅读答案09-22

鲁迅《故乡》阅读题目及答案06-06

《鲁迅自传》原文全文阅读09-29

鲁迅《故乡》阅读答案(通用7篇)01-18

汪曾祺《故乡人》原文阅读05-11